English

开拓进取的一九九八香港文坛

1998-12-31 来源:光明日报 古远清 我有话说

时至一九九八年岁末,笔者访问了现任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学艺术小组委员会主席胡志伟先生。他回顾了过去一年,感到香港文坛在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有许多新的变化。

香港作家团体将实现大联合

香港文坛一向山头林立,比较活跃的作家组织有10多个,由于创作路线不同,一直联合不起来。现经过香港艺术发展局文委会协调,已就筹组作家总会事宜初步达成共识:努力改变小圈子的倾向,实现大联合。筹委会成员将以文委会委员、顾问为主,加聘九位会外人士与社会贤达,代表专业人士(律师、会计师等)、诗歌、小说、散文、儿童文学、传记文学、文学评论等七个类别,其中老作家与青年作家都有一定的比例。1999年夏天,将成立有史以来的第一个香港作家总会。

应广大香港作家和读者的要求,文委会还组织了香港文学史的编纂工作。为编撰更权威的香港文学史,文委会经过细心考核和筛选,除破例一位内地学者在香港出版香港文学专题史外,并正在组织编写计70万言的《香港文学史》。这本文学史将把各种不同派别的作家写进文学史中,以改变文学史只是小圈子制造出来的假象。

为了提高香港文学创作和研究水平,文委会正在着手筹备召开香港文学国际研讨会,在1999年4月,将请中外50位著名作家、学者出席。论文时空横跨两个世纪,研究对象包括诗歌、小说、散文、戏剧、传记、文学史编写等等。会后将出版内容丰富、印刷精美的论文专集。

大力资助严肃文学繁荣发展

香港文学一直是通俗文学的天下。为了改变这一情况,使严肃文学得到繁荣发展,艺展局文委会除资助天地图书公司主办第二届长篇小说奖,还拨款64万港元给香港《大公报》、《香港商报》、《新报》等和一家政论刊物开设文学版,此项举措成了1998年最受作家欢迎的一件大事。到1998年12月中旬为止,已有《香港文学报》、《作家双月刊》、《诗双月刊》、《纯文学》、《香港书评》、《文学村》等17家文学和准文学杂志及报纸的文学版,在艺展局文委会资助下出版。据悉,《当代文艺》、《文学与传记》等杂志也将得到赞助,于1999年春复刊或创刊。

香港政府拨的文学经费比起艺术经费要少得多。即使这样,文委会还斥资120—160万港币,资助香港文学爱好者和青年作家分期分批到北京鲁迅文学院进修文学创作课程。文委会主席胡志伟曾赴京实地考察,就教材、课程设置、社会效益等问题撰写了考察报告呈艺术发展局大会,现正制定新的计划,预计1999年将派遣更多的团队(含成名作家)去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深造和从事文学交流活动。

为了改变文学读物出版后反响甚微的情况,文委会还组建了一支文学评论队伍,在受聘的40位文评员中,四成是大学教授,五成是报刊资深编辑,通过这支高素质的书评队伍,推广香港文学,提高读者的鉴赏能力。

造就大量文学新军,使香港文学后继有人,以及提高香港青年的中文水平与写作能力,是文委会思考的另一问题。为此,文委会制定了“小作家”培训计划,从33所中学内择优选拔7家学校进行实验,还介绍数十名作家深入校园,协助各学校开展读书营、创作坊、征文比赛以及编印校文学刊物等活动。

此外,香港艺展局文委会还将增大力度,改变过去港英当局只重视与西方进行文化交流而不重视与中国内地交流的情况。胡志伟先生表示:他们还将资助内地(主要是北京地区)的文学刊物编印香港文学特辑,使香港文学不脱离中国母体,也使内地读者加深对香港文学的了解,达到双向交流的目的。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